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84章 徐谓礼文书

整整 16 卷文书,林轩逐页逐行地看了一遍。

他耗费了半小时之久,才将每一卷文书仔细看过,认真梳理了一遍。

这套文书被称为录白。

简单来说就是古代官员的信息档案资料。

林轩将这 16 卷文书内容整理完毕后,发现这徐谓礼的录白文书很齐全。

录白包括三类:告身、敕黄、印纸三部分。

录白告身即为任命状,相当于身份证明,共有 10 道。

录白敕黄乃是派遣委任状,共计 13 道,详细记录着徐谓礼从候补小官,一生经历13 次提拔的过程。

录白印纸则是占这些文书中的大部分内容,主要是定期对徐谓礼为官期间的考核点评。

这份徐谓礼的文书,林轩看了一遍,大致有四万多字。

讲述了徐谓礼的父亲徐邦宪是探花出身,曾任工部侍郎。

徐谓礼凭借父辈的功勋,可以不经过科举,选择了恩荫入仕。

他开始只是一名京城的候补官员,有官无实。

然后徐谓礼通过两名官员保举,当上了承务郎,负责仓库管理工作,然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,最终被提拔为知州,但徐谓礼没能上任,便得病去世了。

这些内容,现代人想要杜撰,也很难理清其中关联的大量官员的名字和职务。

林轩还在录白印纸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,贾似道。

没想到贾似道能当官,还是这个徐谓礼荐举的。

印纸上写明,徐谓礼受到贾似道的叔父贾直夫的邀请,才给贾似道作保的。

这将填补宋史研究一些领域的空白。

通过文书,林轩了解当时官场的运行结构,还有当时每年发生的大事情。

这些内容一旦放出去,恐怕对宋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,这将可能是国家一级文物。

林轩深吸了一口气,目光看向闫瘸子。

“闫先生,这套文书从哪里来的?”

闫瘸子似乎早就想好对策,说道:“老家的祠堂维修的时候找到的。”

林轩笑着点了点头,没有多言,直接说道:“这16卷,16万怎么样?”

“16万太低了。我这可是真东西!”闫瘸子当即否定。

“昨天那一卷都是1万块买的,我没有给你低价。”林轩猜想徐海肯定和闫瘸子说过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